也并非吃食不足,从范县府库和大户家中掠来的粮食,还足够这支黄巾再支撑二三个月。
更不是军中有人染上瘟疫,除去与东郡郡兵一战时的伤兵,大多数人都还健康,就连邓疙瘩屯下那在辎重车上躺了很多天的刀盾兵都已能勉强下地行走。
这种恐慌来得无缘无故,但不可否认,上至羝根,下至老弱,大家都被这种情绪影响到了。
就像孩童吃果子时不小心吞下了核,看不见摸不到,但又害怕某一天突然从肚腹中长出一棵巨树撑破肚皮那样时时惦记。
引发这种恐慌的原因很简单。
看不见人!
是真的看不见人,除了刚进入魏郡的两天和几天前刘满刀实在憋不住,求羝根将军带大家围了座县城,然后又退走外,再没见过人。
对于上次那县城围而不攻的行动,至今还有人还觉得好笑,仿佛大家气势汹汹冲到城池下,搞得城里官兵和大户如临大敌就是为了看看这支黄巾军以外的人一样。
可是不这样,大家真的看不到外人。
当然,蒿草丛里的白骨不能算人。
除了城池里的活人,整个四野八荒,似乎就只剩下这支黄巾一样,由不得人不压抑、不沉默。
村寨是有的,可俱都寨门洞开,炊烟全无,进去一看,里面全是空屋,只有野狗三两只。
像邓季这般走南闯北的老蛾贼,在南阳、汝南战乱之地看到过的凄惨情景也算不少,可怎么也比不上这魏郡。
土地大片大片全荒着,蛾贼们本多为农夫,见到这些荒地,谁不心疼?
全无人烟,土地荒芜,这让蛾贼们提前四年感受到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的意境。
当然,羝根将军之前那种到冀州后随便攻略几个村寨,补充各部损耗的想法也完全落了空。
乱世最不缺的人口,在这里似乎成了难题。
注:曹操这首诗创作于十八路诸侯讨董之战结束,诸侯分崩离析后,距发生文中故事的时间还有四五年。曹操《蒿里行》全文: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