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瓦屋山上高峰,红旗漫卷 西风  残明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2popo.cc/85098/624.html

清军的炮弹呼啸而来,落地后不断弹跳,声势惊人,阳朔兵藏身的小树林附近被打得一片狼藉。

清军的红衣大炮仿制于西洋弗郎机舰炮,低平的弹道虽然牺牲了高仰角射界,前冲的力量加成却被点到了最满,就像打水漂的原理一样,炮弹每次落地损失的动能有限,可以通过连续弹跳造成多次的重复杀伤。在北方平原地区作战的时候,面对结阵而战而行动缓慢的明军步兵,弗郎机炮凭借这个优点成为噩梦般的无敌大杀器,它的炮弹如果射入密集的军阵,造成的杀伤比后世的开花弹也并不逊色。

(红衣大炮攻坚的效果也不错,由于射入角度较平,对城墙的冲击力就更大,多铎打扬州的时候就是用红衣大炮轰开城墙,直接破城。但是红衣大炮也有几个致命的缺点,比如机动能力太差,比如射速太慢等等。)

宁镇战役特殊的地形条件,严重限制了红衣大炮的威力,清军炮兵总有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很多时候只能干看着观战,任由楚军的臼炮耀武扬威。今天晚上,他们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发泄的机会,积攒了十几天的怨气都从炮口爆发,全然不顾夜晚天黑目标不明,大概瞄准方向后,就一炮接着一炮不停射击。

这下可把阳朔兵害苦了。

每当一颗炮弹重重砸下,大地都随之颤抖,被击中的树木断裂倒塌,树枝土石四处迸溅,受伤的士兵长声惨呼……无论是否参加过一七七高地的战斗,他们都没有这种承受连续炮击的经验。很多士兵由于过度紧张,趴在地上双手抱着脑袋,屁股却抬得老高,刀枪武器都丢在一边,摆出一副标准的鸵鸟造型。无论是不是信神。他们都在拼命地祈祷,满天神佛保佑千万不要打到自己,同时也在不停地咒骂,这该死的炮击什么时候才能停下?

唐苗子趴在一个土坎后面,趁着炮击的间隙谨慎地抬起脑袋,四下里查看部队状况。还好。阳朔兵在楚军的指导下事先进行了演练,充分利用地形起伏,分散隐蔽在几道土坎沟渠后面,真正的伤亡并不多,只要咬牙坚持下去。清军早晚都会停止这种扰乱式炮击。毕竟现在是晚上,盲目的炮击更多是在浪费炮弹……

突然间,清军营寨方向传来一阵人声脚步声,一小队清军哨探打着火把,出营门朝这边走来。听到声音,一些阳朔兵下意识地探身查看,迎面却正好射来几颗炮弹,打得他们血肉横飞。尸骸不全,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和摊摊血迹。

“蠢材!”唐苗子一缩脑袋,合身扑倒在地。避开了一颗从土坎上弹过去的炮弹,掀起的土块像硬梆梆的石头一样砸中他的后脖颈,生疼中又带着一阵晕眩。

二十步外,一个年轻的阳朔兵趴在土坎后,身上倒着一具血肉模糊的残尸,脸对脸地挨在一起。他把尸体推开看清之后。喉咙里发出恐惧的嘶哑叫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脸上的表情也越发狰狞。唐苗子正要出声喝骂,那个士兵却反手拔出腰间的报国刀,自己抹了脖子。

唐苗子愣住了,嘴角抽搐了几下,脸色非常难看。竟然有士兵因为过度恐惧而自杀,不但是一支部队的重大耻辱,也是军心士气即将崩溃的前兆。

“传我的将令,所有出声喊叫的伤兵一律补刀,谁敢起身逃跑,格杀勿论!”

在持续的炮击下,阳朔兵变得骚动不安,趴在地上的一部分士兵左顾右盼,几个伤兵还在不停地呻吟,假如清军的炮击没有这么猛烈,有些胆小的士兵肯定已经逃跑了。偏偏那一队清军哨探越来越近,如果不能及时制止骚动,八百名阳朔兵的隐蔽位置马上就要暴露。

还有五百步。

清军哨探向左右分开,一队变两队,扩大搜索面。

还有三百五十步。

不知道什么时候,清军的大炮已经停止射击。

唐苗子叹了口气,轻轻抽出佩刀,对左右吩咐道:“准备迎战吧……”

就在这个时候,背后却突然传来隆隆的炮声,一颗颗炮弹高高飞上天空,对着那队清军哨探劈头盖脸砸了下去!

楚军的臼炮射程有限,打到清军营寨附近非常勉强,这队清军哨探却已经进入射程,几十门臼炮瞄准他们手里的火把同时开炮,臼炮较大的误差反而造成一种类似弹幕覆盖的效果,让这一小队清军哨探躲无可躲。

大炮打蚊子。

虽然很浪费,但是蚊子死定了。

随着一声声惨呼,清军哨探接二连三被炮弹击中,阳朔兵纷纷探出脑袋看去,虽然看不清楚,仍然幸灾乐祸地很高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轮到清军挨揍,幸灾乐祸的阳朔兵士气大振。

唐苗子轻轻吐口气,吊着的心终于放进肚子。

这场炮击来得太及时了,如果被清军哨探摸上来,阳朔兵虽然能够把他们消灭,自己的隐蔽位置却会暴露,清军会发起更加猛烈密集的炮击,阳朔兵很可能顶不住,大量逃跑导致崩溃。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唐苗子就算栽到家了,升官发财的美梦将彻底破灭,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焦琏的怒火。

多年以来,明军对清军一向败多胜少,除了楚军之外,一仗能够斩首几十级就算了不起的大功,像一七七高地那样一仗打死四百多个鞑子更为罕见,再打上这么几仗,焦琏和唐苗子必然名扬天下,加官进爵如探囊取物。

焦琏想封侯,唐苗子也想跟着混个伯爷当当。

所谓得陇望蜀


第一一一章 瓦屋山上高峰,红旗漫卷 西风(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