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让曹操背负篡逆之罪的那些人和事  解码三国英雄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4/4)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2popo.cc/70866/3.html

薨。太祖言则流涕。”从《三国志.荀攸传》看,找不到荀攸反对曹操晋封魏王的任何文字。另外荀攸这个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更不会那么说。其理由有三。一是荀攸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这样做,他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不愿说与工作无关系的话。曹操这样评价荀攸:公达,外表愚钝内里智慧,外表怯懦内里勇敢,外表软弱内里刚强,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达到,但他的外表愚钝别人做不到。即使是颜回、宁武子也不能超过他。《三国志.荀攸传》有曹操这句“外表愚钝别人做不到”可知荀攸不会就曹操晋封魏王这件事上发表任何意见。荀攸不但不关心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事,就是他自己工作上的事,他也是工作时兢兢业业,工作后就让它过去。他参与曹操军事行动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他都难得留下。钟繇和他要好,替他可惜,本想替荀攸整理,由于病故,也没有作为。其二,荀攸的所作所为令曹操十分放心。曹操曾告诫他的儿子曹丕,“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对荀攸的敬重。其三,荀攸与曹操父子两人的关系融洽。曹丕也很尊重荀攸。有一次,荀攸病了,曹丕去探视,在病房里,给荀攸下跪。这是《三国志.荀攸传》记载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荀攸不会有反对曹操的言行,也不会有曹操怒斥荀攸的言行。

最后说崔琰。《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这样交代,文武众官议立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力言不可,众官曰,汝独不见荀文若乎?琰大怒曰,“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有与琰不和者,告知操。操大怒,收琰下狱问之,琰虎目虬髯,只是大骂曹操欺君奸贼,廷尉白操,操令扙杀崔琰与狱中。

对于崔琰的死因《三国志.崔琰传》是这样写的,崔琰曾经举荐钜鹿人杨训,虽然他才能不足,但清廉耿直,坚守正道。曹操立即任用了他。后来曹操被封为魏王,杨训上表称赞曹操的功绩,赞颂曹操的大德,当时有人讥笑杨训浮华虚伪迎合权势,说崔琰举荐人才不当。崔琰从杨训那里取来上表的草稿,看后,挺好啊。时势啊,时势啊,该当有变化的时候。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喜欢指责而不知情理。有人认为崔琰这封信是傲世不满,怨恨诽谤。曹操生气地说,“生女耳,这个耳字不是好话,该当有变化的时候,也有不恭敬的意思。”于是罚崔琰为做苦工的刑徒,派人去看他,言谈表情没有屈服的表示,曹操下指令说,崔琰虽然在服刑,却与宾客来往,门庭若市,接待宾客时胡须双目直视,好像有所愤恨,便赐崔琰死。

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崔琰传》,崔琰的死因各有说法,《三国志》是正史,比较客观。《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虚构的成分较多。如果采信《三国志》的说法,崔琰的死与反对曹操封魏王无关。

以上,我们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相关的人和事作了比照,二者出入较大。《三国演义》的故事源于《三国志》,作者根据创作的需要,对《三国志》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加工处理,这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无可厚非,但我们如果依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来认定曹操负有篡逆之罪,那是有失历史公允的。

历史不仅给曹操安上了篡逆贼子之罪,还指责曹操是天下奸雄,曹操真的是天下奸雄吗?欲知其详,请看下一节,何为奸雄。


第二节、让曹操背负篡逆之罪的那些人和事(4/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