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侯是“过来人”,上辈子齐侯待易牙,那可以说是非常亲厚,一个厨子,竟然能让给齐侯准备授予他国相的位置,这是千古奇谈的事情。
说明齐侯非常信任他,在这种信任的基础上,待易牙也是相当不薄。
然而最后,易牙竟然帮助公子无亏谋反叛乱,这一点其实让齐侯完全想不明白,除非……
公孙隰朋楞了一下神儿,随即脸上有为难之色,说:“君上……君上这件事儿,交给隰朋,恐怕不妥。”
齐侯笑着说:“哦?为何不妥?”
公孙隰朋说:“因为……因为君上说的的确是事实,隰朋对雍巫的确……的确非常中意,这件事儿若是交给隰朋,恐怕……”
齐侯笑着说:“孤深知你是个公私分明的人,隰朋何必妄自菲薄呢?孤既然想好把这件事交给你做,便是你做最好。”
公孙隰朋一时间不知心里是什么感觉,齐侯信任自己,而且另外一方面来说,齐侯也在提点自己小心易牙,公孙隰朋觉得,这件事情自己本该避嫌的,但是完全没想到,齐侯竟然如此信任,这让公孙隰朋不感动是不行的。
齐侯见他面露严肃之色,笑着说:“罢了,这事儿说完了,咱们说说奔丧的事情。”
吴纠闲的有些长毛儿,前些天出宫走了一圈,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在宫外开个私人饭馆儿。
这年代没有私人饭馆儿一说,交易市场都有些匮乏,多半是自给自足,或者以物换物,而且这年代的平头百/姓,也买不起什么东西,更别说出门下馆子了。
不过吴纠想着,这个饭馆儿,可以不对平头老百/姓开,而是面对那些豪绅贵/族,豪绅贵/族家里有用不完的粮食,一年的俸禄恨不得是几万石,在那个年代,粮食的单位石,一石大约等于两万毫升,二十公升,几万石的粮食根本不敢想象,于是就形成了百/姓没粮吃,豪绅贵/族家里的粮食却发霉没出堆积的景象。
吴纠觉得,开个饭馆儿,比如做做大煎饼,成本价那么低,不过用“齐侯一顿吃四个”一打广告,那些豪绅贵/族肯定争相效仿,一个煎饼可以卖半石粮食,绝对的“良心价”,把本钱和人力物力一扣除,多出来的也是盆满锅满,然后开个学堂,或者建个慈善机/构都可以,简直是一本万利。
吴纠觉得,学习一下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晏娥都认识的“哀”字,自己竟然不认识……
齐侯和公孙隰朋在政事堂里正在商量去奔丧的人选,为了表达恭敬,齐侯打算亲自出马,因为这次除了奔丧,齐侯还要趁着新周天子根基不稳,去跟他坐地开价,所以齐侯决定亲自出马,但还需要有其他配置。
公孙隰朋说:“隰朋觉得,公子纠合适,公子心思细腻,秉性沉稳持重,是成大事者。”
齐侯刚要思考公孙隰朋的话,突然“阿嚏”一声就打了一个喷嚏,还以为是深秋天气凉的缘故,其实他根本不知是吴纠对他一顿吃四个大煎饼,怨念颇重……
第48章 艳福不浅
吴纠琢磨着开一个私人饭馆,但是这个年代还没有私人饭馆子这个说法。
吴纠把这个说法给子清晏娥说了一遍,两个人根本不理解什么叫做“私人饭馆”,吴纠只好详详细细的把饭馆的全过程说了一遍,因为这个年代虽然有货币,齐国用的货币叫做齐刀,但是因为齐刀本身都不统/一,所以货币很可能被人不认账,也没有统/一兑换货币的钱/庄银/行等等,所以还是以物换物比较方便实在。
吴纠决定先从最简单的开始,那当然是煎饼铺子,现代随便来个小推车就能做煎饼铺子,扩大一下业/务可以再卖卖煎饼豆浆的套餐。
一个煎饼卖半石粮食,一碗豆浆卖五斗粮食,两个煎饼两碗豆浆特/价,卖一石粮食,多买多送。
子清和晏娥一听,顿时是脸色铁青,还都想抠嗓子,吴纠奇怪的看着他们,晏娥则是苦着脸说:“公子,您这煎饼这么贵?那婢子以前吃了那么多,这……这……”
吴纠无奈的说:“不会跟你们要粮食的。”
晏娥还是苦着脸说:“那也觉得十分糟蹋,若是没吃真的卖了,现在得堆多少粮食山啊!”
吴纠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因为煎饼豆浆在这个年代除了一口气吃四个的齐侯,其他人都没见过,所以肯定好卖,再加上用齐侯做广告,贵/族肯定争相效仿,等到时候煎饼普及了,再加点其他菜就好了,吴纠脑袋里的菜品可多得是。
吴纠这么想着,如今又正好闲着,就打算这么做了,不过现在有个问题,他们想要把煎饼卖成“良心价”,绝对不能推个小车就卖,那样显得煎饼不值钱,一定要有个饭馆,布置得很小资,一看就知道是豪绅贵/族才能吃得起的样子。
吴纠这么说,子清倒是有主意,说:“公子您在临淄城里不是有处宅邸么?以前先公赏赐的,从来没住过。”
吴纠一听,眼睛就亮了,说:“快子清,带我去。”
于是三个人便出宫去了,虽然公子纠在先公面前不招人喜欢,但是好歹是个公子,所以宅邸是有一处的,并不是很大,胜在是繁华区,非常显眼。
这么一处宅子,做饭馆简直是绰绰有余了,吴纠看着宅子非常满意,说:“前面做堂面,后面儿就做库房和膳房,一边儿堆放换来的粮食,另外一面儿还能提/供那些家远的膳夫住宿用。”
子清和晏娥一听,听得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