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节  炮灰女配的无限逆袭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2popo.cc/15909/554.html

有个比喻很好,就像是一筐子螃蟹,抓螃蟹的人一点也不担心螃蟹会从框子里爬出来,因为上面的螃蟹爬上去一点,下面的自然就会将它拖住。至于比自己更弱的,也要顺便踩上一脚。

乡亲,邻居,说到底还是同宗。

五六年级的课程梓箐就需要用点心才能应付过去了,好在她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以及做事情的专注。不管什么题目也架不住她直接将整本书的背下来!

所以她的成绩一直都是稳居年级第一,很是为河湾村的人争了一口气。都教育自己的孩子:你们看那个夏兮,人家一个寡妇带的两个娃子,每次成绩都是考第一名,要好好向她学习……

嗯,如果没有前面那句话听起来就更顺耳了。

第1291章 山转水转风也转

不过吴大英对这些一点也不在意,寡妇又怎样,lz就是寡妇也过的比你们那些有男人的女人滋润!

不是羡慕我吃零嘴吗?有本事你们也在家里自己做零嘴看看?看你公婆丈夫不把你们的皮打烂,不打烂也要念的你耳根子发红。

为人妇为人媳不就是应该任劳任怨的孝顺公婆伺候丈夫,再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妥妥贴贴,以及生儿育女的吗?!

嗯,最好是吃的比猫少干的比牛多。

做女人难,做媳妇更难,有句话这么说的:起早了丈夫不高兴,起迟了婆婆不高兴。

所以他们喊吴大英吴寡妇从来不敢当着面喊,只能背地里喊两句发泄一下心中的羡慕嫉妒恨!

且说梓箐在吴大英强势支撑下,无比逍遥地过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童年。

一转眼两年过去。

梓箐终于读初中了,夏志强读四年级。

大概是因为吴大英悉心教导的关系,夏志强也跟原剧情中的夏咏完全不一样了,他变得很沉静,也不会跟外面的小娃子天天跳上跳下,甚至连梓箐那样的疯劲儿都没有。

其实从他很小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玩耍,做一些小玩意。

随着年龄增大,他的这个xi-ng格趋向就越加突出。

现在他已经能够将家里的东西能拆的全拆了,然后再装回去……

其实吴大英也挺能包容的,换了是其他家里,即便再纵容孩子,要是把家里的家具都拆成一块一块的,不被打也要被狠狠骂一顿。

可是吴大英不仅不打不骂,没有东西用了就用其他代替……不知不觉的,她发现被小强折腾过的家具什么的用起来貌似都要顺手些了。

梓箐一直保持成绩名列前茅,既然是从来一次,而且自己也有那个条件和本事,能做到更好为什么不去争取?!

虽然梓箐以前也有个校园的剧情世界的经历。不过所学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除了某些常识和真正的对世界的认知的知识类,梓箐会将其化作信息点存入到识海中。其他的信息她都会全部清理掉,免得对自己的思考造成影响。

不管是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诀窍只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背。

不管是语文数学生物地理……总之将所有课本上的背下来基本上就能作对八成以上的题,再不行那就来个题海战术,这成绩能不好么。

除了上课时间,学校里都充斥着挥洒不玩的青春气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室里开始流行“传字条”的游戏了,梓箐每天都会发现自己课桌匣子里都会有很多“字条”。

“我喜欢你”“你长的好漂亮哦,做我女朋友”“你就像春天里的花朵一样……”竟然还有“诗”?

一看就是各种表白的,只是这字句青涩稚气也就罢了,毕竟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可是好歹把这字写漂亮一点吧。梓箐自认为就没啥书法细胞的,可是总的把字写工整吧。

偏偏这些字条上的字都是歪歪扭扭的,有的甚至是直接从某个作业本或者是课本某页撕下来一溜溜,缺缺牙牙的边角,不忍直视。

梓箐一笑置之,将这些青春躁动产生的垃圾统统丢进垃圾桶里。

这份萌动的心可能是最纯净的。没有任何利益杂质,可是也是最体现动物本能的。为什么她得到的“字条”最多?因为她比其她女生都长的漂亮啊,而且学习成绩还那么好,还整天都文文静静乖乖顺顺的样子。

所以,这种萌动也是最经不起时间和世事磨砺的,丢垃圾桶梓箐是一点负担也没有。

悠哉游哉的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梓箐以一种超然的眼光去开这些少男少女的春心萌动,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一种看“小屁孩过家家的游戏”的感觉。

初三,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班上至少有一半同学会选择……辍学。只有少半的人会选择考职校,中专或者高中。

梓箐原本是想直接从初中高中读到大学的,可是后来看了看原主的人生,她只是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学历。最后也能在s省混的风生水起,可见文凭不是第一要素,重要的是那份能力!

星期五,班主任老师发了志愿书下来,让每个同学选择中考后的“志向”。放假两天,让大家回去也跟父母商量一下。

梓箐不习惯坐车。走了两小时的路回到家里。

几年过去,家里大变样了。

在吴大英的精心打理下,院子干净整洁,泥坯房子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平房,二楼只修了一半,剩下的全部敞亮,周围修了围栏,以后晾晒粮食就不用挑老远到村晒场去了。晒场就只有那么点大,一到


第554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