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113  毒媚嫡公子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2popo.cc/120734/113.html

把瓜子狠狠地磕着。

赵沐则悠闲得吹了吹茶末,说道:“科举制度被废除,国子监本早就是个摆设了,也不在乎多这一两天。”

“那明日呢?开课吗?”

“明日是国子监祭酒亲自给大家上课,专门讲宫廷宴会的礼仪,这个你该去学学,过些日子端午节了,宫里会设宴,你身为皇亲国戚自然也应该进宫领宴的。”赵沐说道。

“端午节还要进宫领宴?”容昭顿时惊喜——又可以看见姐姐了啊!

“是啊!往年的规矩是过了端午节父皇便带着几位宠妃去西长京避暑了。悦妃娘娘今年正得宠,段无宴上自然有你一席之地。”赵沐说道。

“这个好。”容昭由衷的称赞着,一扭头看见旁边的小高几上放着一张橘色的请柬,因问:“这是什么?”

“嗳,对了。有件事情忘了告诉公子——这是今儿上午顾家的明轩姑娘差人送来的请帖,说是后日请公子去顾家赴宴。”梅若忙应道。

“明轩?”容昭一下子明白过来,“哦,对了,后日是她生辰吧?”

“应该是的。”梅若说道,“上次公子回来不是说这个月是顾姑娘的生辰吗?还专门跟娘娘讨要了几样好东西准备给顾姑娘做寿礼。”

“对,你不说我还忘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真是烦人!好不容易有个高兴地事儿,可得好好地去乐一乐。”容昭说着,把手里剩下的瓜子丢回盘子里,起身对赵沐说道:“走,帮我去给明轩挑寿礼。”

赵沐听容昭一口一个“明轩”叫的亲热的很,一时间肚子里又飘起一阵酸雨,叹道:“平常这些人过生日,互相之间不过是送一幅字或者一张画而已,你倒好!居然在悦妃娘娘那里挑寿礼,这摆明了是要把众人都压下去的意思呀?你就不怕顾家人误会你这是要上门提亲的?”

“不至于吧?”容昭一愣,从心里认真琢磨赵沐的话。说实在的,如果顾家真的误会了,还真真是个大麻烦。然而当他一抬头看见赵沐眼里促狭的目光时,又顿悟了,于是冷笑道:“如果王爷嫌我准备的寿礼不合时宜,那就麻烦你帮我准备一份吧。”

赵沐正有心讨好容昭,一听这话立刻应承下来:“好,我替你准备,这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

容昭看他答应的这么痛快,又不怎么相信了,因问:“你可别故意使坏,让我在顾家丢了面子。”

“我在你心里就这么小气?”赵沐好笑的问。

“当然。”容昭毫不客气的哼道。

“既然这么不放心,那不妨跟我去看看。”赵沐说着,把手中茶盏放下,款款起身。

“看什么?去哪儿看?”容昭问。

“自然是去看寿礼,去库房。”赵沐笑道。

“王爷是想朝着我这种穷酸小子显摆一下你的宝藏?”容昭心想你倒是不见外,竟然带我去你的库房。

赵沐叹道:“你明明知道不是的,又何苦非要扭曲我的意思?”

“主要是你这人心机太深,被你算计过一次两次,总要防着点。”容昭嘲讽道。

赵沐摇了摇头,没反驳他的话,只问:“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好歹也要给明轩挑一件像样的寿礼。”容昭说得理直气壮。

睿王府的库房在东跨院,离得容昭住的蘅院并不太远,出门往后走,拐过一道弯儿进一个花瓶式院门就是了。高高大大的五间三层楼房外带东西厢房和后小院的格局,让容昭从肚子里直骂娘——也不知道赵沐这厮到底藏了多少宝贝在这里!然而,当赵沐带着容昭进后院从一个小隔间里下楼梯进了地下库房去的时候,容昭连骂人的心思都没有了。

一眼望不到头的库房,里面堆着各种各样的大箱子,虽然是地下,但却不觉潮湿,容昭忍不住好奇的问赵沐是怎么回事儿,赵沐指了指旁边的一个黑色方形柱子,说道:“这柱子往上通到地面刚好是院子里以及传堂过道上的风灯,同时也是这地库的通风口。”

“太妙了。”容昭感叹道。

赵沐笑了笑没再多说,只引着容昭往里走。

容昭又问:“这库房修成得耗费多少时间,多少银子?”

赵沐摇头说道:“这个么,我也不清楚。这座王府是前朝一个王爷的府邸,我八岁那年母妃跟父皇求了这里开始修缮,十八岁那年我从宫里搬出来住进这里时,这个地库就已经修好了。按理说,这地库是一开始建府就有的,只是后来与修缮过,若是凭空修这么一座地库,至少也得三五年的功夫吧,银子么……就更不好说了。”

容昭又在心里骂了一句真特么虐人!然后又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明轩挑个价值连城的礼物,反正再值钱的礼物对赵沐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这边。”赵沐带着容昭走到墙壁处,按下墙上的一个按钮打开一扇厚重的石头门,出现一个暗间。

容昭此时连惊讶的力气都没有了,麻木的跟着赵沐进去才发现这里面居然放的是一架子一架子的书简!是麻绳竹篾穿成的真正的书简而不是纸书也不是帛书。

开始的片刻,容昭还没反应过来,看着屋顶镶嵌的大颗夜明珠心想难道这些破书简比金银珠宝值钱?然而等他想明白后立刻两眼放光——这是真正的古籍啊!大齐朝虽然很落后,但工匠们已经懂得造纸,所以这些贵族之间的书信多以纸张为主,再要紧的东西就写绢帛。而这种竹简对大齐朝来说则是三四百年


_分节阅读_113(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